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举办“思想主航道”读书沙龙活动

发布者: [发表时间]:2015-01-19 [来源]: [浏览次数]:

2015年1月15日下午,“思想主航道”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在思政部会议室举行。本次读书沙龙活动的主题是交流对张维为先生的“中国三部曲”(《中国触动》、《中国震撼》和《中国超越》)的心得和感想。思政部主任贾作璋教授、思政部综合教研室全体教师以及思政部办公室主任郭继华出席本次活动。

思政部综合教研室主任黄萍副教授首先发言。她指出,《中国震撼》是一本充满正能量的著作,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层面对中国特有的发展道路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述,充分反映了作者的眼界和气魄。她认为,这本书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崛起,全面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很有帮助。针对中国的选贤任能模式在实践中如何建构反腐败的机制的问题,黄萍也谈了自己的理解。

田艳天副教授认为,中国三部曲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全面认识中国的进步。中国的发展一定要结合自身的国情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当前处在改革的攻坚克难阶段,中国不能误读自己,要对自身的崛起充满自信。何艳老师认为,中国的民主的核心在于要处理好精英人物与普通民众之间的关系问题。中国政治的评价标准既注重程序的合理性同时也关注执政的效果。因此中国的政治体制的设计倾向于“选举加选拔”的模式也是中国文化的基础所决定的。兰俊丽副教授认为,“中国三部曲”文本流畅,激情澎湃,对于中国和国外的情况的描述也比较客观。她指出,中国当前取得的进步的实质在于,处理好了社会、资本、政府三种力量之间的关系,而并非如西方一样完全受到资本来掌控。刘利民老师认为,张维为教授所提到的中国模式与西方模式的对比,其实质是话语权的问题。我们党一定要重视话语权的问题,特别是要注意话语平台和话语队伍的建设,从而形成完备的话语体系,把民族的东西传递出去,更多地传递正能量。田一颖老师从民族和历史的视角,对“自信”与“自卑”的辩证关系谈了自己的见解。她指出,张维为先生的这本书对于国人正视自身的发展,摆脱历史上积贫积弱所带来的自卑心态具有积极的意义。赵元老师认为,《中国触动》这本书语言风格活泼,可读性强,案例丰富,数据多,文风通俗易懂,对于很多观点进行了自己的概括和总结,很有见地。作者能够直面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是比较可取的。孙红竹老师认为,虽然中国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但我们要看到成绩。必须坚持自信,但是有些问题还应该要冷静地分析,辩证的批判。针对“强势政府”问题,孙老师指出,今天这一点在当今的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既是优势也是劣势。必须在制度建设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对错误决策的人追究机制,以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刘胜男老师指出,“中国三部曲”文风流畅,视角新,见解独到思考深入,分析的有道理。作者从文化和精神的因素谈到了中国为什么能够超越的问题,以及怎么能够平衡三种力量的问题,客观分析了西方模式的缺陷在哪里,具有启发和借鉴意义。马立智副教授认为,“中国模式”的提法在学理上还存在较多争议。“工作模式”和“领导作风”并非是一种“制度模式”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还需要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不断进步和完善。我们必须更加注重科学发展,不能因此而沾沾自喜和自我膨胀。郭继华老师针对书中有关收入的评价以及“从行政的结果还是从程序”来衡量制度的优劣的合理性分别介绍网络上的相关争论以及他的一些见解。孙灿老师从“东亚现代性”的理论视角分析了张维为教授《中国超越》一书对“中国模式”的概括中的合理性。高衍超老师就《中国超越》一书所提到的“中国模式”与“中国梦”在学理上进行了一些对比,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思政部主任贾作璋教授对本次读书活动进行了总结。他充分肯定了各位老师在“思想主航道”读书沙龙活动中的学习效果,鼓励大家要坚持进行理论学习,提升学术修养和科研能力。贾作璋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要注意系统地学习和阅读经典理论著作,同时也要涉猎和了解社会上产生广泛影响的通俗性理论读物,确保课程的时效性。各位老师要认真贯彻薄景山院长在学院2015年度第一次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上的指示和要求,高举学术大旗,营造学术氛围,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水平,从内涵上提升和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力的建设。